五坑口
《造山運動場》以地質板塊運動為隱喻,轉化發泡材料為具裂縫張力的地景裝置,植入異質混色的姑婆芋,構築自然與人造交界的觀察場域。藝術家太認真關注不同時間尺度中的「運動」概念——從極緩如地層推擠的造山運動、快速掠過的礦業開採,到植物以中介速度進行的生態修復。透過手工製作與材料實驗,回應場域中的勞動痕跡與能量流動。
藝術家 Artist
「太認真」是由佘文瑛、郭柏俞自2015年所開啟的雙人創作。這個名字也是他們藝術實踐中的勞動與精神。將藝術作為與在地社群建立對話、交流與學習的方法,發掘視覺、氣味、聲音等物質背後的故事,將人與環境、與歷史連結起來,邀請觀眾重返記憶的場景。
田調紀錄
record踏查地點:九份金礦博物館、美代子理髮廳、昇平劇院、代天府、霞海城隍、七公祠。
拜訪九份從事文化創生工作者曾譯嫻,認識金/九礦業遺產文化,及今昔相映的人文地貌。
踏查地點:金瓜石三層橋、祈堂老街及礦脈。
該水圳是礦業生產時期引用溪水選礦的重要史蹟。在阿西大哥的帶領下認識並尋找礦脈。
踏查地點:勸濟堂、金泉寺、金福宮、保民堂、福山宮。
循著百年歷史的媽祖遶境路徑,體驗不同世代的集體記憶。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迎關渡二媽繞境儀式最大亮點,便是信徒們以人力抬轎,繞金瓜石全境的盛況。沿著山坡、一層層的石階、橋與溪河,起伏的地形,雲霧繚繞,形成別具特色的人文景觀。依序著金福宮、保民堂,直到勸濟堂,探尋著地方「移動身份」的歷史與足跡,隨著礦脈的發掘,產業興衰,想像著早期人們如何在此與自然(礦產、地形)共處。透過走訪地方信仰,理解「代天宣化、扶鸞濟世」的聚落信仰精神與淵源,及其發展的紋理與秩序,一窺色彩斑斕廟宇背後與礦山記憶的連結。
其他作品
related